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7:42 点击次数:73
快开车!搭个便车还磨蹭什么?——陈赓将军与哈尔滨交警的意外相遇
1953年6月的哈尔滨街头,一辆黑色轿车正平稳行驶。这是开国大将陈赓的专车,此刻他正为筹建军事工程学院进行实地考察。突然,一名身着制服的交警挥手拦停了车辆。
还没等车内人反应过来,这名交警已拉开车门径直坐了进来,对着驾驶座不耐烦地喊道:发什么呆?送我去警察局!见司机迟疑,他又提高嗓门:快开车!搭个便车还磨蹭什么?这番嚣张的言行,让车上的陈赓和随行人员都愣住了。
展开剩余78%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为何会出现在哈尔滨?这场意外的拦车事件又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?
时间回溯到朝鲜战争时期。在战场上,我军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,却因缺乏技术人才,许多先进武器成了铁疙瘩。陈赓曾痛心地说:现在要修一门炮的螺丝,三个连队都找不出一个会修的。我们缺装备,更缺会用装备的人!
这一现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。1952年3月,粟裕将军向毛主席提交报告,建议立即创办军事工程学院。毛主席当即拍板,并采纳了粟裕的推荐——由陈赓出任院长。
陈赓的资历确实令人信服:14岁参军,22岁成为共产党员,黄埔军校三杰之一,既有苏联留学经历,又担任过军校校长,更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。但接到调令时,正在朝鲜前线指挥作战的陈赓却十分意外:让我这个打仗的去办学校?这哪行啊!在毛主席的鼓励下,他最终挑起了重担。
筹建工作千头万绪。陈赓创造性地提出两老办学方针——老干部负责军事训练,老教授传授科学技术。他亲自到清华大学挖来大批专家,又经过反复论证,最终将校址定在哈尔滨。
就在考察期间,发生了文章开头那戏剧性的一幕。面对交警的蛮横,陈赓不动声色地让司机改道市政府。当市长吕其恩匆匆赶来时,那个方才还趾高气扬的交警顿时傻了眼。
新中国刚成立,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!陈赓严肃地说,一个小交警都敢强占民车,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?这件事引发哈尔滨全城整风运动,为即将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扫清了官僚主义障碍。
1953年9月,哈军工正式开学。两年后,陈赓陪同钱学森参观时,提出了那个著名问题:我们能造导弹吗?钱学森铿锵有力的回答:外国人能做到的,中国人一定能!由此诞生的导弹工程系,后来培养出大批火箭军骨干。
遗憾的是,1961年,58岁的陈赓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。但他在17年间打造的哈军工,已培养出上万名毕业生,其中包括数百名将军和数十位院士。虽然学校后来调整重组,但科技强军的火种已播撒在全国各地。
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,陈赓将军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战能披甲卫疆土,教可执鞭育英才。如今,当我们仰望苍穹中翱翔的战鹰,凝视深海下巡弋的巨鲸,都能看见那个在哈尔滨街头,用一场搭便车风波整肃吏治的将军,留下的不朽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永太科技因名誉权纠纷起诉天赐材料;合盛硅业控股股东拟用部分股份换ETF份额|新能源早参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11选五和值对应速查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